新闻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聚焦 >>媒体关注
大埔 联络工作的方法创新
发布时间:[2014-03-24]  责任编辑:大埔县人民法院  浏览次数:2309
    近年来,广东省大埔县人民法院把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作为主动接受监督、增进沟通理解、促进法院发展的重要工作,狠抓落实,积极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打造联络工作“升级版”,使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保持着较高的满意度。最近三年的大埔县人代会对法院工作报告的票决,除一张弃权票外,其余全是赞成票,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5%以上,取得了“涉诉讼信访零重复,涉执行信访零发生”的良好效果。

    从软任务到硬措施 联络工作常态化

    日前,大埔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宗某村原村支部书记曾某截留山地承包款和附着物补偿款32万余元的案件,审判法庭的旁听席上,除不少当地村民外,还有多名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在庭审结束后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肯定了邀请代表委员和当地村民旁听庭审的做法,认为这不仅是很好的法制宣传教育,更是消除群众猜疑、展示法官能力、提升司法公信的极好举措。

    这不过是该院邀请人大代表观摩审判活动的一项内容。一名人大代表感言道:“我今年已经是第三次来法院旁听庭审,不仅对法院审理程序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也接受了一堂生动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课。”

    大埔是山区县,民风相对纯朴,社会秩序总体稳定,一些民间纠纷或治安案件,比较容易引起群众关注和议论。为此,大埔法院把代表联络工作作为“阳光司法”的重要一环来抓,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共同接访等活动,把联络工作常态化。

    该院明确规定,凡遇社会热点案件、群众关注案件、媒体曾经报道的案件、代表委员关注的案件等“四类”案件,均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旁听。业务庭应在案件受理后上报联络部门,在庭审前三天发出邀请函,同时,应附案情简要说明及双方争议的焦点,让代表委员提前了解案件情况。

    仅2013年,该院就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44人,邀请参与调解、见证执行48人次,深入企业和农村走访代表、委员43人次。

    “让代表委员更多地了解法院,争取代表们对法院工作的理解、认同与支持,是现阶段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埔法院院长叶仁基多次强调。

    此外,大埔法院还推行了“固定+辐射”的联络方法。选取部分较有威信、能够影响辐射当地或所在行业、系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由院领导及庭室部门负责人,固定进行联系,每人固定联络不少于4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其中定期走访不少于2次,通报情况,征求意见。

    “这种结亲式的固定+辐射联络方式,既让固定联络的代表委员倍感亲切,又较好地破解了联络覆盖面有所局限的难题。”该院联络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确定固定联络的代表委员共有70多人,占该县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20%。

    代表角色转换 从被动了解到主动关注

    2013年11月6日,担任县人大代表的大埔县湖寮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清云,第20次坐在了审判台。她今天的身份是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一宗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庭审结束后,李清云与被告人小张聊了起来:“你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足就自暴自弃,男子汉要勇于面对过错,自立自强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面对李清云和法官的谆谆教诲,脸上稚气未脱的小张,眼神里充满懊恼。“阿姨,出去之后,我不会再乱交朋友了。”

    “青少年涉世未深,思想还不成熟,只要愿意改正,以后的路还是可以走好的,希望法院能给这个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案件合议时,李清云提出了希望适用缓刑的想法。最终,合议庭其他成员一致同意李清云的意见,作出了对小张适用缓刑的判决,并对社区矫正、回访帮教等后续挽救教育工作措施提出了意见。

    据李清云讲,目前她参审的案件主要是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李清云认为,这样的案件不能一判了之,唯有和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矛盾化解在庭审前,才有助于社会和谐。

    李清云坦言,我既是一名人大代表,又是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平时遇到群众之间有矛盾,就要去化解。看到群众和解了,我很高兴。

    大埔法院切实转变“为指标而联络”的思路,聘任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担任该院的人民陪审员或司法监督员,让成为人民陪审员的代表委员主动参与案件审理、调解、接访等工作;让成为司法监督员的代表委员,及时向法院纪检部门,反映法官的职业道德、审判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身份、角色的转变,改变了过去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只是在被动接受邀请参加活动时,才对法院工作有所了解的现象。“自担任人民陪审员后,我在平时看电视或看报纸时,对涉及法院的新闻,会特别留意和关注。”一名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大代表表示。

    完善联络机制

    接受监督制度化

    “始终把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作为衡量各庭室工作成效的‘硬标准’,要认清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来源于人民的授予,要怀着深厚感情去做人大代表联络工作。”这是叶仁基常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大埔法院自觉摆正审判独立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关系,坚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实效”的联络工作思路,和审判工作重大事项自觉汇报、廉政建设自觉请求监督、敏感问题自觉邀请参与的“三个自觉”制度,不断增强法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的责任感,争取到了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除了“请进来”,该院还积极“走出去”。每年院长和副院长分任4个小组带队领导,各庭室和专委为走访成员,深入到部分代表所在地的农村和企业,真心实意地听取意见。

    有很多代表没有亲身接触过法院,部分代表对法院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媒体的报道和乡亲的口传。通过与法院的面对面沟通,代表们表示,对法院工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希望法院能够把联系群众这项活动继续坚持好。特别是加强一线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深入基层,体察社情民意,学会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在司法实践中服务、教育、引导群众,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

    该院还为代表、委员订阅法治类报刊杂志,促使代表委员全面了解人民法院的工作内容、程序和相关情况。“法院编发的《梅州法官》通俗易懂,帮助也大,我有空时就看看,给自己充充电。”李清云代表说着,从办公室里拿出了好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