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被誉为“客家香格里拉”的广东梅州大埔县,境内江河交错、溪流纵横,两岸青山如屏、风光如画,岸边的雕花长廊内,村民正在聊天休憩,一副恬然自得的神情,这样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和美大埔好“枫”景,离不开大埔法院的司法护航。
近年来,大埔县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履职,传承发扬“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院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中的推动、指引、规范、保障作用,注重源头预防、夯基固本、提质增效,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22年、2023年该院受理各类案件数分别同比下降7.49%、4.27%,2024年1-5月受理各类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下降9.8%,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源头预防
打好诉源治理“主动仗”
“针对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我行经认真研究,将通过审慎开展信用类贷款业务、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完善解纷制度、贷款合同特别强调‘诉讼文书的送达地址’提示等举措,减少不良债权纠纷的发生。”近日,大埔法院收到了某银行大埔支行的司法建议回复函。
为推动更多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大埔法院梳理近年来民商事纠纷案件情况,发现大埔个别银行信用类贷款不良债权纠纷已成为大埔法院收案最多的民商事纠纷类型。
针对某银行授信额度审查不够审慎、自行解纷制度不够完善、未约定有效送达地址这三个问题,大埔法院经分析研判后,向某银行大埔支行发出司法建议。
某银行大埔支行管理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表示将针对监督管理中、合同制定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立行立改,并优化相关考核指标,强化内部管理,以期降低信用类贷款不良债权的比例。
“大埔法院通过优化考核机制,鼓励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挖掘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或工作意见,加强与被建议单位沟通对接,推动被建议单位真落实、真整改,共同助推诉源治理。”大埔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大埔法院“抓前端、治未病”的一个缩影。大埔法院积极通过司法建议“小切口”发挥诉源治理“真功效”,2023年以来,对案件审理中反映的金融风险、民生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问题,及时制发司法建议24份,反馈率100%,推动被建议单位形成规范性文件或整改行动方案19个,促进“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夯基固本
激活诉源治理“源动力”
“叮铃铃!” 6月13日上午,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大麻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涌出教室,被篮球场上突然出现的鲤鱼灯、花环龙、中国结、竹畲箩等吸引了目光。
这是大埔法院联合县团委、县司法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县文广局、大麻镇政府、大麻司法所等单位为学生们精心准备的“防未反欺·非遗同行”普法活动。
普法活动融合了“法治讲座+普法游园会”两种形式,法治讲座结合实际案例,教会学生们如何正确反校园欺凌和预防侵害,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游园会上,非遗传承人蓝奕双、吴志坚现场演示了中国结、大埔鲤鱼舞道具的制作方法,非遗传承人饶建玲现场教授同学们唱客家山歌,大埔法院干警适时地向同学们分享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树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在动人的歌声中,同学们积极竞答法治问题,舞鱼龙、赏非遗,享受法治与文化双重熏陶。
“今天上午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普法活动,形式新颖多样,主题贴合实际,更好地提高了我校同学们对校园欺凌、大埔非遗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使同学们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大麻镇中心小学政教处主任黄娇霞说。
“这次活动壮大了普法队伍、丰富了普法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埔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诉源治理的根基在群众,只有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大埔法院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加大全民普法力度,通过“以案释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的模式,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从根源上提升群众法治意识。2023年以来,大埔法院联合县司法局、县团委等相关单位共计开展了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34场,发放法治宣传手册4万余份,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
提质增效
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
“钟法官, 50多名工人都拿到了工资!”4月29日,大埔法院高陂诉源治理工作站法官钟广斌接到高陂镇司法所所长熊苑冰的电话。
半个月前,熊苑冰接到了一起涉50多名农民工的劳务工资纠纷。经调查了解,孙某承接了承包公司的1500亩造林工程,并雇佣50多名工人植树。造林期间,孙某发现有500亩的树木需砍伐后才能种植,原商定的造林价格不足以支付工人造林及砍树的工资。孙某与承包公司协商追加工人的砍树工资无果,只能终止合作,并要求结算已完成部分造林的工人工资。承包公司以发包公司未对工程进行验收为由拒绝支付工人工资,孙某和工人们无奈,只好到司法所寻求帮助。
纠纷涉及发包公司、承包公司、孙某及50多名工人四方利益,怎样能更好地解开四方之“结”?熊苑冰就如何理清调解思路、优化调解方案请教钟广斌。
钟广斌提出首先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同时要确保其他三方的合法权益,并从法理、调解技巧、司法程序保障等方面指导熊苑冰完善调解方案。“钱要及时到位,调解后可以由高陂法庭立即进行司法确认,这样各方的利益都有保障,给他们吃下定心丸。”钟广斌给出了司法确认的建议。为了提高调解效率,钟广斌还对司法确认流程、司法确认申请书制作等方面进行了事前指导,帮助熊苑冰做足准备工作。
当天,熊苑冰便组织开展调解,针对各方担忧和诉求,熊苑冰逐一解答,并告知他们,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后的调解协议能够有效保障他们的权益。最终,四方达成调解协议,高陂法庭现场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为切实提升调解工作质效,推动诉源治理提质增效,大埔法院通过组织旁听庭审、开展业务培训、制发常见纠纷典型案例等方式,将法律知识和调解实践有机融合,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助推诉源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大埔法院依托党委领导下的“庭、站、点”诉源共治机制,积极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无讼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项目,推进多元解纷,畅通“村、镇、法院”联动解纷渠道,配合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联动化解工作,不断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2023年以来,大埔法院共联动排查矛盾纠纷192次,指导化解矛盾纠纷171件,其中70余件涉劳务纠纷、相邻纠纷等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有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来源: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